游客
题文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
(1)调换高倍镜观察以前,若要观察的细胞偏在右上方,则在低倍镜下将装片向   方向移动,才能使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2)若换上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   
(3)观察分生区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   期,原因是       
(4)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要将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进行染色,主要是让细胞内的     染上颜色(紫色或红色),便于观察清楚。应用    (酸、碱)性染料。
(5)选用洋葱根尖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 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                    
(6)取材时,剪取根尖2-3mm,立即放入解离液中,目的是       。若解离用了25分钟,将会       。实验过程中,用清水漂洗,洗去解离时附着在组织上的盐酸,漂洗去盐酸的目的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下图为一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判断该细胞是动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2)该细胞合成磷脂和RNA聚合酶的结构分别是[ ],[ ]([ ]内填数字上填名称)。
(3)该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会出现明显变化的结构是(填代表数字)。
(4)一般情况下,直接为细胞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反应式为

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以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了。
(1)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1)题有人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设计,将经过图2甲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切面上(见图2中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①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
②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了。
(3)生长素的两重性表现在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10分)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箭头所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2)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E.效应B细胞 F.效应T细胞
(4)效应T细胞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生“某物质”,并通过它们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二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________________。
(5)当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通过________免疫的作用限制SARS病毒的播散,然后通过________免疫将SARS病毒彻底消灭。
(6)人体感冒痊愈几个月后,当感冒病毒再次流行时,康复者可能再患病,其原因可能是:①抗感冒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的寿命较短;②

(10分)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
(2)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主要调节过程是(用图中字母与箭头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个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机制。
(3)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胰岛细胞分泌的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平衡。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        
(4)举一例说明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多细胞生物调节生命活动需依靠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的反应的过程。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请分析回答:

(1)A图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物质,作用于肝细胞,所引起的生理反应主要是 
(2)B图中,若在e处给以适当刺激,则a、b、c、d、e中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 
(3)上述两图中细胞间传递信号的过程表明细胞膜具有 功能。
(4)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要探究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浓度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无影响,实验人员在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说明:实验已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Ach浓度(mmol/mL)
C处(ms)
d处(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0.4
5.00
5.24

c、d处数据说明 
(5)兴奋由c到d的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变化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