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大错”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
|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
| B.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
|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
| D.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扰,勒价停市。”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 |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力量薄弱 |
| C.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
| D.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束缚 |
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直接原因是
| A.西方科技的传播 | B.重商思潮的影响 |
|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 D.改良思想的推动 |
据统计,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21%集中在武汉、天津。这反映出
| A.自然经济未受冲击 | B.轻工业发达 |
| C.工业实力强大 | D.产业分布不平衡 |
下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图中人物说“有了这些洋玩意儿就可以富国强民了!”对此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最终达到了目的 |
| B.洋务派大量引进洋枪洋炮 |
| C.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
| D.洋务派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
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 B.收回利权运动 |
| C.实业救国 | D.不缠足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