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江苏一带农民阶级发展演化简表。某研究小组在研究完该表后得出一个结论:辛亥革命 的夭折是历史的必然。该研究小组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是( )
| 年份 |
自耕农 |
半自耕农、佃农 |
| 1888 |
90% |
10% |
| 1905 |
26% |
74% |
| 1914 |
11.7% |
88.3% |
A、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没有中国封建势力强大
B、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核心目标
C、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资产阶级同情农民、关注民生
历史文献记载:周初定贵族墓葬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考古发掘:湖北随县曾侯乙(公元前475年—433年)墓,挖掘出了九鼎。对材料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历史文献记载是可信的,推测考古发掘出的曾侯乙应该是周代某位天子 |
| B.考古发掘实物是可信的,推测历史文献记载的周初“列鼎制度”是假的 |
| C.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周天子在战国时期改革了列鼎制度 |
| D.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战国初曾侯乙僭越了传统礼乐制度 |
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贵族逐渐平民化 | B.姓氏逐渐普及化 |
| C.宗法制逐渐瓦解 | D.社会逐渐平等化 |
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
|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
| 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 |
| 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 |
A.《权利法案》B.美国《独立宣言》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在罗马自然法中,合法的婚姻在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缔结:他们是罗马市民,男性确实适婚,而女性具有结婚的自然能力,根据法律的规定结合,不论他们是家父还是家子,但在家子之情形下,他们需要得到他们处于其权力下的尊亲的同意。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 A.对市民的婚姻自由进行限制 |
| B.提倡不同等级间的市民通婚 |
| C.要求在婚姻关系中尊亲敬老 |
| D.仅仅保护公民间的婚姻关系 |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
| 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
| 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
| 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