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职官制》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这里“抑又甚焉”主要指( )
A.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
B.皇权进一步加强 |
C.分化事权,导致“冗官” |
D.宋代进一步完善了唐制 |
20世纪50- 60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
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 |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
C.提高中国的国防实力 | 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 |
1949年,斯大林70寿辰,法国共产党专门派人请毕加索为斯大林画了一幅肖像以表祝寿。毕加索以反传统绘画技法完成这幅作品。此画
A.域中有诗,歌颂伟人 | B.色彩艳丽,光彩照人 |
C.真实反映领袖的光辉形象 | D.视觉异常,有支离破碎之感 |
19世纪经典物理学被誉为“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殿堂”,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它却风光不再。使“美丽殿堂”风光不再的主要原因是
A.牛顿力学体系缺乏科学基础 | B.它不能解释物理学的所有问题 |
C.人们不再重视科学研究 | D.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 |
宋朝时期,反映市民阶层生活的话本和词兴起。北宋中期以后,文人画、风俗画同时兴起。上述现象说明宋代的文学艺术
A.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 | B.个性化倾向十分突出 |
C.平民化与个性化的趋势并存 | D.形成了平等自由的学风 |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现象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武帝时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伤感的情绪 |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