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
|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
|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
|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
|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
《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 )
| 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
|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 D.提倡工商皆本 |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有一种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的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经济长期存在 | B.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 |
| C.男尊女卑思想盛行 | D.官营手工业垄断纺织业 |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 B.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
| C.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情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④“男耕女职”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