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国》一书中说:“从科考的结果看,中国政府的高官阶层中的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及爱国、正直和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1870年,史皮尔在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
(1)有学者认为:“历史地看,科举制的出现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据材料一,你如何理解这一“合理性”?
材料二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2)据材料二,说明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这种变化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1898年,上谕)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
(1905年,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又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尤皆切于实用,是在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
——《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
(3)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变革科举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
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
……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材料二:“地理大发现,引起了欧洲社会的‘价格革命’”“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出现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中的“价格革命”有何重要意义?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涉及的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历史意义?
材料三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和安全的最重要的手段,兹为增加本国船运和鼓励航海,本届国会及其权力机关规定: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这以后,亚洲、非洲或美洲,或该三角洲的任何部分……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生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爱尔兰共和国,或所有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
——引自英国《航海条例》1851年
(2)材料三表明英国《航海条例》的直接目的是什么?由此引发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结果如何?有何重大影响?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着一个经济重心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今天,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中国最重要、也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
材料一:“天宝十载,广陵郡(今江苏扬州)大风,驾海潮,沦江口大小船只数千艘。”
——《旧唐书》卷三七《五志行》
材料二:唐文宗曾下诏:“南海蕃舶本以慕华而来,固在接以恩仁,使其感悦。……其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观察使常加存问,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往来流通,自为贸易,不得重加税率。”
——董浩《全唐文》卷七五《病后德音》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损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矣。
――清·雍正帝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时期扬州经济繁荣的主要表现。材料二体现了唐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清政府与唐政府形成鲜明对比,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上述思想?清政府的这些政策有什么重大危害?
材料三:《民国初年沪杭宁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的行业是什么?为什么会集中在这些行业?
材料四“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的里程碑。
(3)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分析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主要有利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图一图二
(1)材料一说明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图二是什么生产工具?相对于图一它的进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
时期 |
耕地面积 |
人口 |
明初 |
8.5亿亩 |
6600余万 |
清前期 |
10亿亩 |
4.1亿 |
材料三(清前期)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2)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分)
材料四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1920~1936年)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 |
1936年 |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
|||
产值 |
比重(%) |
产值 |
比重(%) |
||
官僚资本 |
1.84 |
42.2 |
2.22 |
12.0 |
1.18 |
民族资本 |
2.51 |
57.8 |
16.32 |
88.0 |
12.41 |
合计 |
4.35 |
100.0 |
18.54 |
100.0 |
材料五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年)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 |
1936年 |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
|||
产值 |
比重(%) |
产值 |
比重(%) |
||
中国资本 |
6.61 |
44.8 |
26.09 |
63.2 |
9.0 |
外国资本 |
8.13 |
55.2 |
15.16 |
36.8 |
3.9 |
合计 |
14.74 |
100.0 |
41.25 |
100.0 |
(3)据材料四、五回答,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着哪几种资本形态?哪一种产生得最早?根据材料四、五指出哪一种资本发展最快?这种资本在当时发展最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依据下列材料,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材料一:
材料二:
图五: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
(1)图一、图二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产生了哪些后果?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4分
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工业文明的好处
(2)图三、图四反映了人类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这一时期新兴产业有哪些?(至少2个)图四的发明是由哪一发明直接引发的? 4分
(3)图五反映了从1801年至1851年的50年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
(4)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社会力量决定和影响婚姻家庭,婚姻家庭也反映出社会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门当户对”与“郎才女貌”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两个重要择偶标准。男性对女性的要求,首先注重的是妇德,“贤妻良母”就是封建礼教中最“标准”的妇女形象。此外,对女性在家庭婚姻中提出了包括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等传统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演变》
材料二传统社会中,女性总是在婚姻家庭的这个领域中间扮演着主角。总体来看,18世纪以来,西方传统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在家庭中间的性别分工发生变化,许多妇女走出家庭,开始扮演社会角色。——摘编自凤凰网
材料三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
项目 |
年代 |
|||
1948—1966 |
1967—1976 |
1977—1986 |
1987—1996 |
|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
26.6 |
28.8 |
12.66 |
15.6 |
本人成份、政治面貌 |
30.5 |
23.5 |
15.1 |
13.9 |
学历 |
10.6 |
11.7 |
12.6 |
25.3 |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的择偶标准。对女性的要求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妇女走出家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概要说明18世纪以来妇女可能扮演的社会角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们的择偶观念呈现的基本趋势。
(4)综合上述问题,你认为应如何看待人们择偶观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