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下表所示耕地占有情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中国大陆1950、1954年农村社会各阶层占有耕地情况%
|
贫雇农 |
中农 |
富农 |
地主 |
其它 |
合计 |
1950 |
14.3 |
30.9 |
13.7 |
38.2 |
2.9 |
100.0 |
1954 |
47.1 |
44.3 |
6.4 |
2.2 |
―― |
100.0 |
——资料来源:《建国三十年全国农业统计资料(1949-1979)》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推动
C.工业化建设的进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江西南昌卷)“使国家面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政权得以巩固;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里评述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模式 | D.罗斯福新政 |
抓住关键词,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斯莫尔尼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B.“五月流血周” |
C.俄国二月革命 | D.苏联成立 |
(吉林卷)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 | 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
C.俄国十月革命 |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
(下图)《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最“震撼世界”的是()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
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
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
下列表述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匈牙利改革相符的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B.局部改革和调整政治经济体制 |
C.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 |
D.通过实行多党制分散国家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