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一班的小明同学对《大国崛起》很感兴趣,并进行了探究。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324年 但丁的《神曲》完稿
1687年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
1689年 《权利法案》颁布
1734年 伏尔泰《哲学通信》出版
1776年 《独立宣言》发表
1789年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61年 美国内战爆发
1870年 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实用的电动机
(1)有学者评价近代英国为世界“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请指出大事年表中哪些史实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2)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遇到过一些重大的问题,结合大事年表和所学知识,举一例史实说明是怎样解决的。
(3)大事年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除了大事年表的方法外,你还会采取什么方法?
(4)依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两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政治方面出现了民族政权并立的状况,虽然彼此间屡起战端,但议和后的和平为宋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到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材料一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北宋真宗率宋军与辽军交战后议和,请写出盟约的名称。请写出南宋时期,宋金和议后划定的分界线。
(2)据材料二,宋代的重要粮仓在太湖流域的哪些地区?别致的冰裂纹瓷器出自哪一个窑口?宋代造船业居世界首位,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管理机构?
观察漫画“今非昔笔”,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的“我”,生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你有类似图中的“我”的感受吗?请举一例说明。
以下一组图片资料是同学们开展一次纪念活动收集的。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请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按时间先后重新排列材料一中的这组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图片的英文代号)
(2)“我们的朋友遍及五大洲”。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说明了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4)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材料四:“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摘自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乡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为解决西藏问题,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什么?西藏的解放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
(3)材料三诗歌中的“喜事”指什么?
(4)依据材料四回答:目前我国解决“乡愁”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5)如果上述材料是提供给你的研究性学习材料,请确定上述材料的主题?
2012年,菲律宾海军非法侵入我国南海黄岩岛海域,搜查驱逐我国渔民。我海监船为维护国家主权保护渔民在黄岩岛海域与菲律宾军舰对峙,该事件激起我国广大民众的愤慨,致使中菲两国关系出现倒退。
请回答:
(1)菲律宾政府的行为违背了指导中菲关系的什么基本准则?
(2)人民解放军肩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伟大历史使命。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人民空军在建立之初就经历了怎样的严峻考验?人民海军由哪些兵种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