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二战后期,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必须缴纳资金以建立这一基石,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材料二 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1947年在国会演说
在朝鲜入侵韩国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20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
——美国·教科书名:《世界历史》(第五版)
材料三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根据材料下列回答:
(1)材料一中怀特计划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包围和封锁,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全,50年代中国政府在北面、东面、南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突围。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各自取得的效果。
(3)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美国的全球战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从美、西欧、苏联三方的经济角度分析美国全球战略发生变化的原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汉代监察地方的《刺史六条》主要内容有: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条,二千石不奉招遵承典制,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苛暴,为百姓所疾。……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六条,二千石阿附豪强,割损政令也。
唐代以六条巡察州郡,主要内容有: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序减耗;其四察妖滑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蠧害;其五察德行孝锑,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黔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
——摘编自《汉官典职仪式选用》、《新唐书》等
材料二
唐代“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御史台总监察之职,分工细致,职责分明。唐高祖认为隋朝“上不闻过,下不尽忠,至使社稷倾危”;唐太宗曾说“永惟治人之本,莫重刺史”,“县令甚是亲民要职。”
——摘编自《通典》、《唐律疏议》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汉代相比,唐代前期中央监察地方的不同之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唐代前期加强地方监察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状况是基拙,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等等。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否则把理论应用于任何历史时期,就会比解一个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更容易了。
——恩格斯《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
根据材料,选择中国近现代史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论述恩格斯的主要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300字以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前期,英国市场上的食品掺假现象泛滥。1800年,有化学家运用分析化学方法检测食品掺假成分。1851年,伦敦的医学杂志《柳叶刀》组织专门机构,运用科学技术开展大规模调查食品掺假现象的工作。该杂志刊登调查结果,英国各大报刊转载,唤起了民众对掺假行为的公愤。
伯明翰的医生波斯特盖特为推动食品立法进行政治游说活动,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游说活动走向全国。有议员质疑“任何用来禁止(掺假)的法律都将势必干预(自由)贸易”。反对者则认为:“掺假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那些业者憎恨自由竞争。”波斯特盖特不断写信给内阁大巨、下院议员,有时甚至亲自拜访。
1855年6月,改革派占多数的帕默斯顿内阁执政。7月,下院“调查食品、饮料与药品掺假专门委员会”成立。次年5月,产生最终调查报告。7月,他们向下院提交反掺假法议案。指出“不仅大众健康因此处在危险中,全社会的钱财被诈取而去,而且社会公德因此而破坏,国家的商业特征由此而倒退!”食品商在议会大厅聚众杭议,议案表决数度受挫。在委员会不断努力下,1860年7月,议会最终通过了温和的《食品掺假法》,这是英国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食品法。
材料二
1860年法令是作为一个“非约束性”法律硕布的,伯明翰、伦孰等开始实施,然而“商人的反对阻碍了各地对该法令的实施”,1860年法令被大多数地方当局束之高阁,但法令确立了一个“重要的先例”,即“保护消费者免遭钱财损失和身体伤害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魏秀春《英国食品安全立法与监管史研究(1860—2000)》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社会应对食品掺假现象的特点。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860年《食品掺假法》出台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出现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4—1945年的欧洲战场示意图(局部)
材料二
作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这些历史进步性对战后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共同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 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在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大和平状态。它将昔曰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
——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三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苏联和美国相继参战的时候,这场原本主要由中国和英国坚持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便进入了真正的全球阶段,而新的国际秩序结构也已经在战争中孕育。
——《世界当代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
(2)什么是雅尔塔体制?根据材料二概述雅尔塔体系对二战后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构建二战后“新的国际秩序”过程中的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重要事迹表
1895年 |
|
1898年 |
|
1899年 |
组织保皇会;联系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政府,谋求营救光绪帝。 |
1913年 |
主编《不忍》杂志,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提倡“虚君”式的君主立宪制。 |
——摘编自《中国历史百科全书》等
材料二
长素(引者注:即康有为)以为“中国今日之人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何能变法救民,整顿内治!”……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事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1903年)
材料三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又假使我们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康有为就是这时代中的这样的人。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成书于1936年)
(1)仿照材料一中1899年的样式,在、处填上合适内容。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提出的背景。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蒋廷黻评价人物的主要方法。运用这一方法,简要评价材料一中所示康有为在1913年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