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封面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将要给这个世界定性的与其说是美国的衰落,不如说是其他国家的崛起。”材料中所说“后美国时代”的定位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已全面衰落 | B.世界和平已成为主流 |
C.多极化趋势加强 | D.美国失去了单极霸权 |
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学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 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实客观评价 |
B. | 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
C. | 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
D. | 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
宇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陆九渊 ②塞内卡 ③王守仁④泰勒斯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 | 根本利益的趋同 | B. | 军事冲突的加剧 |
C. | 国家实力的消长 | D. | 敌对意识的淡化 |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 | 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
B. | 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
C. | 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
D. | 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
表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
1870 |
1896-1900 |
1913 |
比例 |
78% |
74% |
72% |
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A. |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
B. |
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
C. |
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
D. |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