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加拿大学者罗纳德·基斯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当时“甚至连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承认,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在万隆会议上,美国的外交又输掉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仗,败在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手下。”这表明( )
| A.万隆会议帮助一些亚非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
| B.万隆会议促使许多亚非国家开始正确认识中国 |
| C.具有个人魅力的外交家征服了美国 |
| D.社会主义运动趋势在世界明显增强 |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 参加万隆会议
④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③①②④ | B.③②①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①③④ |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简称为“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其中的“一化”指的是
| A.社会主义现代化 | B.社会主义工业化 |
| C.生产资料公有化 | D.农业生产集体化 |
某校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以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作用 |
| B.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
| C.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
| D.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
该图是美国邮政总署在1942年7月7日发行的中美总统林肯、孙中山共处方寸之间左侧印有胜利标志“V”印的首日封。就其现实意义和史料价值来看,最珍贵的是它可以佐证当时美国
| A.积极声援中国抗战 |
| B.联合中国对付纳粹 |
| C.最早否认伪满政府 |
| D.对中国版图的看法 |
1942年1月丘吉尔电报:“缅甸如丧失,会使我们同中国人隔绝,在同日本人交战的军队中,中国军队算是最成功的。”电文中“中国军队”是指
| A.中国远征军 | B.八路军 | C.新四军 | D.北伐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