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甲、乙两种植物(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物,但乙种植物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且相关性状均为核基因控制。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理论上不可行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有可能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
B.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受精卵中,有可能培育出目的植株 |
C.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有可能较快获得纯种目的植株 |
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能培育出目的植株 |
下图为有关部分生命活动调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中正确的是
甲乙
A.甲图中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
B.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
C.乙图中的效应T细胞可与各种瘤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
D.乙图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或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土壤溶液活菌数 |
B.快速大量繁殖优质奶羊时,需对供体、受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
C.用电泳法分离纯化蛋白质或DNA |
D.进行DNA粗提取实验时,可利用猪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
C.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D.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
某种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杂交 |
亲本 |
后代 |
杂交A |
灰色×灰色 |
灰色 |
杂交B |
黄色×黄色 |
2/3黄色,1/3灰色 |
杂交C |
灰色×黄色 |
1/2黄色,1/2灰色 |
A.杂交A的亲本为纯合子
B.杂交B生出的后代中灰色毛基因频率约为66.7%
C.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