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其时,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诗歌颔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再游修觉寺让诗人“客愁”全消,但也有人认为诗人的愁并未消减,反而更加浓重。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雪杜甫
战哭多新鬼, 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 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 愁坐正书空。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结合全诗,说说本诗的主旨。
读第二、三两联,思考作者是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情的。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后庭花
许棐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①,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②,落花吹遍。
注:①湘管:毛笔。
②琵琶怨:汉代乌孙公主远嫁,很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只得一路弹琵琶,幽怨之声不断。该词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答:“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偏”。请问,两位诗人表达的情感相同吗?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眼儿媚
贺铸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词的上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直待醉时休”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