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H<7的雨水就是酸雨 |
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坏境的影响 |
C.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是导致水华的主要原因 |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利用 |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小,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
B.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干燥或用待装液润洗后方可使用 |
C.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能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
D.向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蒸干,得到纯净的FeCl3固体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
B.苯、乙醇和溴苯可用水来区分 |
C.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D.C2H4和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铝溶于稀稍酸中:![]() |
B.纯碱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
C.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滴入碘化钠溶液后,再滴加硫化钠:![]() |
D.Ca(ClO)2溶液中通人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雾霾天,汽车车灯照出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现象 |
B.冬天烧煤时可在煤中加入生石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
C.防霉霾口罩的原理与过滤、渗折类似,防雾霉效果好的口罩往往呼吸阻力较大 |
D.PM 2.5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完全属于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 |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验证一些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Ⅰ图中: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到金属钠中,能看到U型管右侧红墨水上升 |
B.Ⅱ图中:观察到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待尾气全部被碱吸收后,将稀硫酸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可能看到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
C.Ⅲ图中:观察到量筒内黄绿色逐渐消失,量筒内壁有油状物质生成。该现象是由于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加成反应 |
D.Ⅳ图中,可以比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