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
①高炉炼铁炼得的是纯铁
②打开汽水瓶盖,看到气泡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③向充满CO 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半瓶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说明CO 2能与水发生反应
④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 2CO 3和Ba(OH) 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 2是否过量,选用Na 2CO 3溶液、Na 2SO 4溶液或FeCl 3溶液均可
⑤向一定量的NaCl、MgSO 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如图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某些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则m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a可表示NaCl或H 2O的质量变化情况
A. |
1个 |
B. |
2个 |
C. |
3个 |
D. |
4个 |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A、B、D、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A、B属于同类别的物质;C物质在固态时俗称干冰;A、E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经略去,其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会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会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与C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
B. |
B一定是NaOH |
C. |
D一定属于酸 |
D. |
E→C只能通过E与D反应实现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羊毛纤维和蚕丝 |
灼烧后闻气味 |
B |
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Fe 2O 3 |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
C |
鉴别NH 4Cl和(NH 4) 2SO 4固体 |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D |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饱和Na 2CO 3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甲醛是一种防腐剂,如图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B.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5:16 |
C. |
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
D. |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
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A. |
|
B. |
|
C. |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