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的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180cm |
B.一粒大米的长度约为5mm |
C.北京冬季的平均气温约为﹣30℃ |
D.初中生步行10m的距离大约用时1s |
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测力计的读数
A.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 | B.一直保持不变 |
C.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 | D.先变小,然后变大 |
如图所示,这是科技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己发明的电子握力器的内部结构.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b端固定在绝缘底座上,手柄A与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同步运动,握力为零时,滑片处于a端.L是一个电阻不变的指示灯,力量计由一个电流表改装而成.使用时,先闭合开关S.再用手握住手柄,A柄向下运动压缩弹簧,握力就显示在力量计表盘上.有关握力计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握力越大灯泡越亮,力量计的示数越大 |
B.改装成的力量计的零刻度线就是原电流表的零刻度线 |
C.握力越大电路总电阻越大,总电流越小 |
D.握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长;握力越小,弹簧长度越短 |
小军刚学完初中的电学知识,恰逢家中电灯不亮,他兴冲冲地拿电笔测试如图中的a、b、c、d四点时,只有b点不发光.请你帮他分析发生的故障是
A.火线与零线短路 | B.电灯的灯丝断了 |
C.a、d之间某处短路 | D.b、d之间某处断路 |
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当拉力F为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再增加5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牛 |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牛 |
C.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 D.小木块将保持静止 |
如图,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B.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的距离
C.通过该装置也能看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D.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