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B , D 。
(2)地形区:①是 平原,d是 高原。
(3)图中b 走廊与a 平原都是A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a的灌溉水源来自 ,b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4)为了促进D区域该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我国建成了被人们成为“天路”的__________铁路,它的修建克服了 、缺氧、生态脆弱等问题。
(5)A区域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6)贺兰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削弱了 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对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起着重要作用。
(7)F为秦岭,它与淮河成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线。请你判断下列地理现象那些是属于该分界线以北的( )(多选)
①两年三熟;②秋天橘子红了;③春天油菜花开了;④甘蔗扯起青纱帐;
⑤水乡船多桥多;⑥牦牛在稻田里耕耘;⑦传统民居多平顶;
⑧乡亲们赶着马车送肥;⑨冬天河流封冻
(8)新疆的地形主要由准噶尔盆地、盆地④ 和山地组成,其地形特征可概括为 。
读中山市政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山市位于珠江口岸,东北面与市相邻。
(2)图中甲、乙、丙、丁四镇位于中山市最南端的是,量得该镇到市区的图上距离约4厘米,实际距离有千米。
(3)根据其纬度可知,中山市位于带(温度带),(低、中、高)纬度。
(4)五桂山(海拔531米)是中山最高峰,在海拔大约30米处测得气温是24℃,爬到山顶气温大约是℃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及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空间分布(均匀/不均匀),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2)乙、丁分别对应的气候类型图中的和。影响乙、丁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下列四个选项能解释乙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丁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过于干旱 | B.过于湿热 |
| C.过于寒冷 | D.地势太高 |
(4)根据下图小朋友的描述,他生活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他经常到清真寺参加
宗教活动,他应该是教的教徒。
读“6月22日地球日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
(2)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点。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3)B点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
(4)此时太阳直射在线上,B地处于(季节),A、B、C三地昼长夜
短的是。
(5)下图甲、乙、丙是三位小朋友所在地正午太阳光照射示意图,最有可能生活在上图A地附近的是。
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问题。
(1)2010年世界人口已达亿,而2050年会接近____亿。
(2)根据图示,新增人口主要来自于国家。
(3)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是。
(4)人口过快增长会为社会带来哪些问题?(至少写出两点)
①,②。
(5)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也带来了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至少写出两点)
①,②。
(6)请你设计一条关于世界人口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某军舰在公海上进行军事训练,下表为该军舰每天中午的航行位置记录。请你根据下表内容完成要求。

(1)在经纬网图中用黑点标出军舰3/9~6/9日每天中午的位置,并用虚线连成航线(如图所示)。
(2)该军舰航行在太平洋上,大致往方向航行。
(3)9月1日,军舰位于(东或西)半球和(南或北)半球上。
(5) 1/9~7/9军舰均在(低、中、高)纬度上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