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和降水影响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每年春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而在秋季,气温渐凉,雨量稀少,树木生长缓慢, 颜色较深,称为晚材或秋材。同一年的春材和秋材合称为年轮。下列四个地区,树木年轮最不明显的是( )
A.本州岛 | B.斯里兰卡岛 |
C.朝鲜半岛 | D.苏门答腊岛 |
《十一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特别是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了更明确、更全面、更务实的新思路,为我们展现出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完成29-31题。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干旱与地震 | B.水土流失与台风 |
C.洪水与盐碱化 | D.寒潮与荒漠化 |
下列有关灾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Ⅳ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大,所以多地震 |
B.地震作为主灾可能诱发海啸、泥石流、龙卷风 |
C.修建水库和矿山开采都可能诱发地震 |
D.震级是表示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A.围湖造田、填海造陆 | B.保护并扩大红树林和珊瑚礁面积 |
C.加固长江、黄河大堤 | D.在沿海修建海防林工程 |
2006年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据此完成27-28题。图7中箭头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我国云南省防御地质灾害的措施不包括:
A.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 | B.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
C.禁止一切工程建设,恢复自然植被 | D.积极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
自2006年6月15日起,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行。根据新标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带,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见表)。读表回答24—26题。
名称 |
热带低压带 |
热带风暴 |
强热带风暴 |
台风 |
强台风 |
超强台风 |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
6级—7级 |
8级—9级 |
10级—11级 |
12级—13级 |
14级—15级 |
16级或以上 |
热带气旋“桑美”于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该热带气旋属于:
A.强热带风暴 | B.台风 | C.强台风 | D.超强台风 |
从卫星云图上看,“桑美”是一个:
A.逆时针向外辐射的大漩涡 | B.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
C.顺时针向外辐散的大漩涡 | D.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
“桑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①风暴潮②地震③狂风④暴雨⑤沙尘暴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①③⑤ |
2006年5月16日23时28分,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岸继2004年12月26日发生巨大地震以来,再次发生7.2级地震。读图完成22-23题。两次地震的发生都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
图示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破坏性 | B.规律性 | C.地域性 | D.关联性 |
该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20—21题。
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 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
3—沙漠化为主 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
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