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为内陆国家,有“非洲屋脊”之称。面积110 万km²,人口8 千万,人均国民收入仅270 美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6)小题. (18 分)
材料一:埃塞俄比亚地理简图。
材料二:埃塞俄比亚全面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非洲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国家之一。2007 年,埃塞俄比亚与我国共同投资建设“东方工业园”,吸引了大量中国企业的入驻。
材料三:埃塞俄比亚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资源开发程度非常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非洲牲畜数量最多的国家,但耕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态破坏严重,粮食不能自给。 当地名胜古迹众多却多年来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1)埃塞俄比亚地形以 为主, 图中P处为 海峡。
(2)该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世界著名的“春城”,主要原因是 。
(3)埃塞俄比亚水能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简述该国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分析埃塞俄比亚吸引我国建设“东方工业园”的有利条件。(每点1分,共4分)
(5)简述“东方工业园”在园区规划建设和工业企业引进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每点1分,共4分)
(6)根据材料三简述埃塞俄比亚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每点1分,共4分)
读某地东西向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甲;乙;丙 。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仅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地。
(3)图中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分别为:①是,②是,③是。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项选择)。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2003年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要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下图为全球1860~2002年平均气温距平(即当年平均气温与总平均气温的差值)变化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1860年~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大致呈趋势。
(2)造成气温变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在下图的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
C.极地冰雪融化 |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3)你认为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国家的根本原因是。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图为“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示意图”,乙图为“黎巴嫩地图”。
材料二利塔尼河是黎巴嫩的主要河流,发源于黎巴嫩山的东麓,在黎巴嫩山南段切穿一深达275米
的峡谷,向西注入地中海,全长145公里。
材料三丙图为“安卡拉和贝鲁特两城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1)简述A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与安卡拉相比,贝鲁特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3)说出黎巴嫩对内和对外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并分析原因。
下图示意甲、乙两河流域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与乙河下游相比,甲河下游的水系有何特征?
(2)简述某跨国公司到乙河中下游地区发展橡胶加工业的原因。
(3)分析A、B两地气候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
读“新西兰南岛”和“部分板块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新西兰南岛多地震,简要分析其原因。
(2)简述南岛的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图中甲地自1973年开始种植葡萄并用于酿造葡萄酒,其产量已占到该国葡萄酒产量的一半以上。甲地
夏季温暖,秋季漫长干燥,其土壤以泥沙地为主,地表含有大量石块。
(3)简述甲地种植葡萄的有利自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