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心为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那么
A.甲地的地方时为15时 | B.甲地的地方时为3时 |
C.乙地的地方时为9时 | D.北京时间为7月7日8时 |
在我国西北河西走廊有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像蜂巢一样。花岗岩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形成图中“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 D.流水沉积 |
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范围内主要的地质作用有
A.地震和风力侵蚀 | B.火山和冰川侵蚀 |
C.断层和流水沉积 | D.褶皱和海浪侵蚀 |
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B.纬度和大气环流 |
C.洋流和地形 | D.地形和海陆位置 |
下图为某地区山顶与相邻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A.山顶昼雨少 | B.河谷盆地夜雨多 |
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
产生图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热力环流 | B.太阳辐射 |
C.植被状况 | D.大气温度 |
2013年浙江省余姚经历“水火两重天”的气象灾害。8月持续高温,6日最高温超过42℃。10月严重水灾,“菲特”台风重创余姚,余姚城区受淹严重。左图表示10月7日台风“菲特”登陆时,浙闽两省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右图为姚江下游水系示意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各题。2013年8月余姚持续高温,其主要成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 B.受副高影响大 |
C.白昼最长 | D.受暖气团增温影响 |
“菲特”台风登陆期间,余姚市内强降雨达百年一遇,降雨时间集中,三日雨量达527mm,是余姚灾情严重的成因之一。据图判断,带来此次强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历史上,姚江流域洪水只有通过姚江排往甬江一条通道,读姚江入海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除降水量大外,余姚水灾严重的可能原因及解决措施
A.地势低洼;修建河堤,拦截洪水 |
B.河道弯曲,泄洪速度缓慢;截弯取直 |
C.流域广阔,流量大;修建水库,调蓄洪水 |
D.易受到潮水和奉化江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开辟泄洪新通道 |
“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1264亿元发展新疆电网,到2015年形成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下图为该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是 “疆电外送”首个特高压项目,起点在新疆哈密南部能源基地,落点河南郑州,该线路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是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落叶阔叶林 |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 |
C.草原、荒漠、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
D.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
关于新疆建设能源基地,实施“疆电外送”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外输送的是以太阳能、风能、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电力 |
B.有效缓解了新疆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减轻了当地的大气污染程度 |
C.使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减少就业机会 |
D.扩大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