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表示。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000年和2010年R随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R最大时是在近郊区,与之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地租 | B.交通 |
C.环境 | D.技术 |
若R最小时是在近郊区,表明该城市
A.制造业仍具有高聚集趋势 |
B.制造业过剩 |
C.服务业比重出现增加趋向 |
D.产业结构未发生改变 |
读下面油菜、冬小麦、茶叶和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下列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油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茶叶
B.①水稻 ②冬小麦 ③茶叶 ④油菜
C.①茶叶 ②油菜 ③水稻 ④冬小麦
D.①茶叶 ②冬小麦 ③水稻④油菜
(2)从气候条件考虑,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自然灾害少、土壤肥沃 B.高温期、多雨期一致
C.降水量大、分配均匀 D.积温值大、复种指数很高
下图为沿东经89度经线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剖面线经过了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a盆地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盆地,煤炭资源丰富
C.b盆地为我国陆地最低处,且此处的瓜果最甜
D.d高原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太阳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丰富
(2)关于e海域及其附近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海域北部的国家为巴基斯坦 B.该海域夏季洋流自东向西流
C.该海域所在大洋的水温为世界最高 D.该海域北部沿海有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
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 | B.从东往西植被为草原—森林—荒漠 |
C.东西部的界线为六盘山 | D.从东往西地形从高山盆地过渡为高原 |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差别。据此完成(1)--(5)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在发展经济进行国土整治工作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是( )
①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②合理进行排灌,防止土壤的盐碱化 ③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克服旱涝灾害 ④改良盐碱地、涝洼、沙荒地,使黄土地变成黑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
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B.平原广大,适于机耕
C.土壤比较肥沃 D.冬季风不能到达
(4)秦岭—淮河是我国( )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产区的界线
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5)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全年都可生长农作物,主要原因是( )
A.1月平均气温>0 °C B.7月平均气温≥25 ℃
C.湿润地区水分有余D植被均为常绿阔叶林
读下图,完成(1)--(2)题。
(1)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三江”是指上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2)关于青藏地区农业特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谷农业 B.高寒农业 C.阳光农业 D.绿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