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所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不仅体现了中国的核心价值,而且反映了不同文明所承载的共同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①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③能与各种思想道德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各种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① 联系的观点②发展的观点③实践的观点④群众的观点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下面各项与这句话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B.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D.天时日事人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
成语“格物致知”源白于《礼记・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推究;致:求得。)格物致知的思想
①属于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②与“理生万物、理主动静”寓意相同
③体现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④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荒野上一段弯曲的树根,匠人过而不顾,农人或拾为柴,根雕艺术家得之,如获至宝。他们对这段树根认识上的差异表明
A.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制约 |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 |
C.人们的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必不相同 |
D.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 |
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
C.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 |
D.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