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李克强在伦敦发表演讲时指出,面对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国与英国,东方与西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要抓住机遇,加强战略合作,推动共同增长,分享创新经验,携手建设一个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这体现了(   )
①中国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②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我国外交的“和平发展”、“和谐世界”、“互利共赢”三大理念。这三大理念的提出
 ①反映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③有利于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④表明我国对外政策有了重大调整和改变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孕育和传承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和古朴神秘的民俗风情。这些原生状态的文化资源禀赋,既有气候、地理以及生物多样性造就的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又有民俗风情、民间工艺等极具审美价值的民族文化。现在.当地政府正把开发文化产业作为经济重要增长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
 ①说明加快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②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
 ③有利于加强民族之问的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
 ④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我国运载火箭从常规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串联加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地球同步轨道到绕月探测,经过几十年自主创新,我国在航天技术上取得了一个接一个新突破。这新突破主要表明
| A.要坚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看问题,重视量的积累 | 
| B.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 
| C.发扬创新精神.能不断促进新事物的发展 | 
| D.事物发展的趋势总是前进上升的 | 
2007年12月27日,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表示,中日两圆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前景广阔,两国经济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中日经济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两国经济的发展,对双方来说,都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会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③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加速作用
 ④矛盾的统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之所以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是因为
| A.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 
| B.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 
|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 | 
| D.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新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