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国走上近代化道路的进程中,不管是挽救危机的局部调整,还是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变革,改革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的一群改革者在维护传统的名目下,小心翼翼地迈出了"自强"的步伐。这场为"自强"而开展的运动称为什么?列举该运动中为实现"自强"而创办的任一军事工业。
(2)1895年,北京13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请写出变法维新的一位代表人物。这场变法维新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到19世纪上半期,俄国依然有90%的人口是农奴,他们饱受虐待,被随意买卖。1826-1861年间,不堪忍受的农奴发动了一千多次起义。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1861年改革,改革对农奴身份做出了怎样的规定?
(4)1871年,明治政府派遣包括政府大部分要员在内的使节团,对欧美12国进行了历时近两年的广泛考察。这次考察推动明治政府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共同纲领》。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为贵,谐为美”,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理想。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第5、6小题各2分,其余小题均各为4分)
【走进隋唐,追寻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课本中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吐蕃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事例。
(4)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
(5)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
(6)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感悟隋唐,概括时代特点】
(7)请写出隋唐时期的时代特点。结合此特点,阐述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材料一:如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唐朝诗人皮日休诗作:“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大运河是隋朝哪位皇帝在位时修建的?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2)大运河以哪个城市为中心?大运河从南到北分为四段,请指出材料一图片中C段的名称。
(3)材料二中皮日休诗歌中的“禹”的最大功绩是什么?为什么皮日休会说“共禹论功不较多”?
如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当时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
(2)玄奘和鉴真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克服重重的困难,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优秀品质?
(3)玄奘以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一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
(4)玄奘和鉴真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上所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这对你有何启示?
北宋前期,一位家住泉州的商人到都城东京做生意的时候,用“交子”购买了当地特有的占城稻种准备带回福建试种。
以上情景中有两处不符合史实的地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