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系列节目。本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节点。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最能说明“千年局变”的重大历史事件。(1分)
(2)“峥嵘岁月”中“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是哪次会议?(1分)
(3)在“中国新生”这一篇章中,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这里的成就指什么?哪一历史事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2分)
(4)“伟大转折”开始的标志是哪次会议?在该会议中提出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5)“世纪跨越”中,1992年后我国对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科索沃战争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抗美援朝胜利。
错误:改正:

我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左倾错误——十年文革结束的标志是林彪集团被粉碎。
错误:改正:

阅读材料: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答:
(1)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2)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他对学生是怎样要求和教育的?
(3)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出处中的“商君”指的是谁?他得到谁的支持而进行变法?该变法的时间是哪年?
(2)请叙述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3)这次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4)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谚语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哪两个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材料二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3)从两则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4)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