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衡中西以相融
何家英
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呈示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导引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
(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
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交融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赊账(shē)趿拉(jī·la)蹙眉(cù)昙(tán)花一现
B.钳制(qián)孱头(càn)攻讦(qiān)残羹冷炙(zhì)
C.咀嚼(jué)蹒跚(pán)鹰隼(sǔn)纤绳(qiàn)
D.咆哮(páo)夔州(kuí)一幢(chuǎng) 邂逅(xiè)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把它践踏蹂躏(lìn),磨成齑(jī)粉——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
B.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quán)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zòu)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
C.往常他坐在蹬(dēng)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yú)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D.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yì),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lǒu)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津号”启碇(dìàn)续行,我走到休息室里,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船已进入瞿(qú)塘峡了。
B.这幢(zhuàng)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qú)大道,茕茕(qióng)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恰恰是在这贵族府邸(zhǐ)简陋的侧屋里诞生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邦。
C.他就是在那缱(qián)绻(quǎn)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径巴黎,浪迹天涯。
D.我来了,我喊一声,迸(bèng)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gāng)风,擎一把火。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仓颉(jié)鳏(guān)夫粜(tiào)卖不更(gēng)事
B.朱拓(tà)桌帏(wéi)讪讪(shān)怔怔(zhèng)地站着
C.蹙(cù)缩炮(páo)烙牲醴(lǐ)茶峒(dòng)
D.泅(qiú)水氽(tǔn)喧阗(tián)拮(jié)据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jiān)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末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xuān),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B.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光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xīng)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shān),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C.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nà),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倒门前大岩石上荫(yìn)处看天上的云。
D.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yáo)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qiè),不独怕黑夜,即(jí)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