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在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天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00只,则( )
A.第10天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
B.该种群的环境最大容纳量为20000只 |
C.该酵母菌种群在0-20天内呈S型增长 |
D.0-20天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
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 D.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
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的后果是()
A.没有蛋白质产物![]() |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
B.生长素极性与花的发育有关![]() |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
B.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
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
D.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
如果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这一变化一定导致()
A.遗传性状改变 | B.遗传密码改变 |
C.遗传信息改变 | D.遗传规律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