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文天祥抗元 | B.郑成功收复台湾 |
| C.雅克萨之战 | D.平定噶尔丹叛乱 |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烷和乙烯可以用溴水鉴别 |
| B.煤油是石油的分馏产品,可用于保存少量的钠 |
| C.棉花、蛋白质和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产物均为电解质 |
| 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 |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为IA族元素,X与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元素X位于第2周期第ⅣA族 |
| B.元素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都不止一种 |
| C.单核离子半径大小顺序:X>Y>Z |
| D.Z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X的强 |
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电离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电能 |
|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 |
| 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 D.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在25℃时,向50.00 mL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5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中和滴定过程,最宜用石蕊作指示剂 |
B.图中点②所示溶液中,![]() |
| C.图中点①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点③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
D.滴定过程中的某点,会有 的关系存在 |
现有如下甲、乙、丙、丁四种化学实验仪器或装置。下列操作中,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用装置甲收集 ,采取b端进气a端出气的方式 |
| B.用装置乙收集NO2气体 |
| C.用装置丙吸收NH3 |
| D.用仪器丁准确量取25.00 mL酸性KMnO4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