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王强同学在学习上很善于动脑筋,学习了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后,他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归纳,从下面它的历史笔记里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共16分)
【创新制度篇】
(1)隋朝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唐朝时哪几位皇帝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
(2)元朝的行省制度规定:在中央设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3)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的大臣是谁?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民族关系篇】
(5)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这则材料体现了他怎样的民族政策?
(6)元末有人写到:“胡人有妇解汉音,汗女亦解调胡琴。” 这反映了汉族与哪个少数民族的融洽关系?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什么?
【少数民族帝王篇】(7)

民族
人物
 
契丹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党项
 
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
女真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建立金国
蒙古族
 
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生活习俗篇】
(8)物质生活:唐朝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北宋的肉食众多以       为多。
(9)精神生活:请你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1)列举中国古代史上中日友好交往与局部冲突史实各一例。(2分)
(2)概括说明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两次中日战争在背景、结果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上有何不同之处?(6分)
(3)请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国革命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1914年~1918年的战争是这场革命的决定性的近因之一。……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理念吸引了许多信徒,远超出俄国本身的领土,1917年的俄国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能够与1789年的法国革命相比拟。……在殖民地,它启示了一个新的开端,即不通过资本主义或西方模式而能走向现代化的一条新道路,也即在世界范围内奋起反对西方霸权的一个步骤。
——引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俄罗斯(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不仅改变着自身,而且影响着世界进程。
材料三 “俄国(苏联)的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 ——引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材料中“俄国革命”发生的原因。 (2分)
(2)材料一中1917年的俄国革命与1789年的法国革命在性质上有何区别?(1分)
(3)试依据材料一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2分)
(4)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三中俄国(苏联)在经济上的“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 (2分)

古往今来,中外政治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发展多样性政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制度(见上图所示),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 ——百度百科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王权逐渐受到限制而衰落,而议会的权力却节节上升,终于超过了王权,成为英国政治中掌握最高权力的机构。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他在《论法的精神》中,将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孟德斯鸠这一思想对美国的1787年宪法制定者影响很大,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管辖,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制度是指什么制度?是谁创立的?这一制度是何时被终结的?
(2)材料二中英国逐渐确立是什么的政体?结合漫画分析该政体的特点是什么?写出这一政体开始确立的法律文件名称。
(3)据材料三指出独立后美国政体特点是什么?据此,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获得连任的奥巴马行使权力时会受到哪些因素制约?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这些国家确立新制度的主要因素。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拔。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阅读材料回答:
(1)“魏主”指的是谁?
(2)诏令说的是什么改革?
(3)“魏主”的改革还有什么内容?
(4)“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2)秦始皇这样做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3)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
(4)汉武帝这样做目的是什么?
(5)试比较两位皇帝做法的异同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