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请回答
(1)材料中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西行的目的地是哪个国家?他回到长安后,以亲身所闻写成一部什么书?
(2)鉴真去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什么寺院,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以古鉴今?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和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l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举一例即可。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说,14--16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材料二: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西方的历史观念》
材料三: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两个“发现”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哪一技术为“世界被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2)据材料二,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
(3)材料三中“巨人时代”的实质是什么?

科技的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中
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材料三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材料四

材料五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材料一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 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1分)
(3)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2分)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1分)
(4)材料四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请写出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至少答两条,1分)
(5)材料五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兹依照本法令……所指示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一一《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四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1分)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1分)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1分)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1分)
(3)结合材料三说说“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为了挽救材料四中谈到的“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1分) 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怎样的特点?
(5)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