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A.魏征 | B.杜如晦 | C.姚崇 | D.宋璟 |
下图“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显示,1933年美国的失业率最高。引发这一结果的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
C.第二次世界大战 |
D.美苏争霸 |
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模式 | D.罗斯福新政 |
弱国无外交,落后遭欺凌。中外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充分说明了这一深刻道理。在《九国公约》中体现“弱国无外交”的内容是
A.中国赔款2100万元给英国 |
B.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D.确立列强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
五四运动促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对德和约”指的是
A.《凡尔赛和约》 | B.《九国公约》 |
C.《北大西洋公约》 | D.《华沙条约》 |
下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1921~1925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模式 |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