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较长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__________。
(2)甲图a点表示的生理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b点称为光补偿点,若光照强度小于b点,光合速率_______细胞呼吸速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CO2浓度,c点将向__________(左下方,不,右上方)移动。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运输方向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d、e两点比较,限制d点光合速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e、f两点比较,限制f点光和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右图表示在20℃条件下A、B两种植物光合速度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A、B植物相比,受到影响较大的是植物。
(2)当光照强度为a时,比较A、B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A 、MB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A 、NB 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A MB 、NA NB(填“>”、“<”或“="”" )。此时,A植
物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向部位移动。
(3)当光照强度大于16千勒克司时,受等环境因素的影响,A植物的光合速度不再增大。
(4)为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是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某同学用18O只标记了光合作用的原料H2O,经分析,释放的氧气含有18O。由此他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该实验不够严密,还应增设一个实验组,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下图是噬菌体感染实验示意图,先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接着用搅拌器搅拌使细胞外的噬体外壳与细菌分离,离心并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据此回答问题
(1)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1944年__________在格里菲斯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1952年___________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结果:
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上清液的放射性________(很高或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__________(很高或很低);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有无检测到35S _______(有或无)。
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上清液的放射性__________(很高或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_________(很高或很低),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有无检测到32P________(有或无)。
下图所示DNA分子平面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编号的中文名称: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
(2)图中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字母4表示的是一个脱氧核苷酸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的形态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下表是三组不同的亲本杂交的结果:
(1)牵牛花的花色中___是显性性状,叶的形态中____是显性性状。
(2)写出每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①第一组合:白色阔叶_____,红色窄叶______;
②第二组合:红色窄叶_____,红色窄叶______;
③第三组合:白色阔叶_____,红色窄叶______;
(3)第三个组合的后代是红色阔叶,让它们进行自交,其子一代的表现型有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2分)下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病遗传的图解。 图中除男孩Ⅲ3和他的祖父Ⅰ4是红绿色盲外,其他人视觉都正常(以B、b表示有关基因),回答以下问题。
(1)Ⅲ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Ⅲ2的可能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与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有关的亲属是Ⅰ代中的哪个个体(写序号)_________,
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Ⅳ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4)若Ⅱ1与Ⅱ2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儿子是色盲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