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学术观点或言论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①“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②“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③“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 A.①牛顿 ②爱因斯坦 ③达尔文 |
| B.①爱因斯坦 ②牛顿 ③达尔文 |
| C.①达尔文 ②爱因斯坦 ③牛顿 |
| D.①牛顿 ②达尔文 ③爱因斯坦 |
《论语·八佾》记录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荀子》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节之。”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①“周监于二代”中的“二代”是指夏商两代
②“吾从周”指孔子尊崇周礼
③夏商政治文化已成熟
④《荀子》指出了礼乐制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方面的重大作用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说:“历史主要是研究人的,但是在人的生活中,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对历史具有同样意义……只有价值联系才使我们重视此一事件而忽视彼一事件……假使没有这种价值联系,那么我们对人类历史生活中的个别差别,将像对海上的波浪或风中的树叶那样漠不关心。”对此理解正确是
| A.历史研究是人对价值判断的主观体现 |
| B.历史研究侧重事件对事件的价值联系 |
| C.历史是探索发现孤立的个别事件 |
| D.历史研究应以个人的活动为核心 |
柏克在《法国革命论》指出:“1793年末,几乎全法国的教堂都被关闭或改成了‘理性庙’;行政命令各色人等一律以‘公民’相称;激进的妇女在菜市、路口巡视,强迫其他妇女一律穿长裤、戴红帽……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这表明
| A.革命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由原则 |
| B.法国实现了社会领域的自由平等 |
| C.革命使人民获得政治权利 |
| D.革命推翻了封建等级制度 |
20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至三十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加强了根据地建设,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中国革命取得了重大发展。这些史实表明这一历史时期的思想灵魂是
| A.星火燎原、均贫富、武装斗争 |
|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 C.团结一切力量、坚持革命斗争 |
| 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自力更生 |
1942年初,戴安澜师长率国民党第200师入缅与日作战,不幸牺牲。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这表明
| A.国共共同抗日 |
|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 C.敬仰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
| D.民族英雄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