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资料来自一位少年的生活日记。这位少年生活的时代大约是
①他吃过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在瓦子里看武术表演
③使用的货币成为“交子”
④满心欢喜地等待中秋节的来临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夏代是传说的朝代,商、周是真实的存在。最能支持此观点的证据是()
A.《诗经》里有大量歌颂商、周的诗篇 |
B.《史记》里夏代的记载没有商、周丰富 |
C.夏禹是传说人物,商汤、周文王是历史人物 |
D.夏代文字尚未发现,商、周有较成熟的文字 |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
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这反映了()
A.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
B.发展中国家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
D.发达国家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更加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
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该组织是( )
A.东南亚国家联盟 | B.欧洲联盟 |
C.北美自由贸易区 |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自1981年起,中国曾多次获得世界银行贷款,用于改造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这主要说明:
A.世界银行贷款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 |
B.世界银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
C.世界银行是为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目的在于维护国际经济的稳定 |
D.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将年平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平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平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平均增长2%,亚洲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这一发展趋势( )
A.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
B.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 |
C.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洲的必然结果 |
D.将进一步动摇世界经济现有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