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操作或想法正确的是( )
A.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的盐酸洗去浮色
B.洋葱根尖细胞可用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和叶绿体、线粒体观察的实验
C.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淀粉已被水解
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作用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能产生ATP |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
C.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
D.ATP中的“A”与构成DNA或RNA中的“A”表示同一物质 |
下图曲线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催化某反应时反应物的剩余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造成a、b、c曲线不同的原因不可能是
A.温度不同 | B.pH不同 |
C.反应物浓度不同 | D.酶浓度不同 |
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 0.5mol/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
加入物质 |
适量唾液 |
锈铁钉 |
生土豆块 |
熟土豆块 |
生土豆块+稀盐酸 |
||||
实验结果 |
几乎无气泡 |
少量气泡 |
大量气泡 |
几乎无气泡 |
几乎无气泡
|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和最终能源依次是
A.太阳能、糖类、ATP | B.ATP、糖类、脂肪 |
C.ATP、糖类、太阳能 | D.ATP、脂肪、太阳能 |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①取3支试管编号,各注入2 mL淀粉液;另取3支试管编号,各注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②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液试管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 min;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④将6支试管分成三组,每组各有一份淀粉液和一份淀粉酶溶液,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水中5 min;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③⑤ | B.①③②④⑤ |
C.①③④②⑤ | D.①④②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