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间压力大小有关 |
B.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实验中有一较长的水平桌面、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支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
次数 |
木块运动的快慢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
1 |
较快 |
1.8 |
2 |
慢 |
1.8 |
3 |
较慢 |
1.8 |
(1)小方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在桌面上做 运动,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表中数据可以探究猜想 (填序号),可得到的结论是 。
(2)若实验中再提供一块长毛巾,利用上述器材还可以探究猜想_________(填序号),通过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块木块,在长毛巾上滑行时,示数比在桌面上滑行时示数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
(3)该实验中采用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法。
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2)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托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F;
(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
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 、 等问题,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 (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 进行测量.
小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实验甲: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实验乙: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1)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图。(填“甲”、“乙”)
(2)甲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中,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下列实例中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有。(填编号)
①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②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时,通过比较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③研究电流大小与电阻的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不能进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和小亮利用下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1)根据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可知,电表甲应是表。
(2)实验中他们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两电表的示数(如图),计算出被测电阻
R=Ω。
(3)完成了上步计算后小明认为实验就完成了,小亮则认为,仅这样就得出电阻的阻值不够可靠,其原因是。
(4)为了得到更可靠的结果,你认为接下去他们的具体操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
(2)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指出其中的一个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合金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__ g
(3)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它放人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
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