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方法,并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遭到袭击的珍珠港

材料二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成立的欧洲共同体,后来发展成欧盟。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战争的爆发。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运用国家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
材料三  中东是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它一直沉浸在战火与鲜血之中。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珍珠港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有何影响?1937年12月,日本在中国战场还犯下了哪一反人类的暴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中国于哪一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防止战争,维护和平?(至少写出两条措施,3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材料四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作者所说“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的依据。
(2)从材料二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4)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思想领域内反封建方式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经济、阶级和文化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苹果落下时,牛顿正坐在一旁沉思。他心里想,苹果怎么总是笔直地落到地上呢?苹果怎么不落向旁边或往上升,而始终不变地落向地中心呢?无疑,原因在于地球吸引着苹果。物质必定具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力的极点必定在地球中心,而不在地球的任何一边。因此,苹果垂直地下落,即落向地中心。如果物质如此吸引物质,吸引力必定与物质的重量成正比。所以,不但地球吸引着苹果,而且苹果也吸引着地球。真没想到会存在着一种象我们这里所称的引力那样的力量,它将自己扩展到宇宙中。牛顿将这一思想发展成万有引力定律;他在其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按照其拉丁语的书名,通常称为《原理》。书中用大量数据论证了这一定律。根据这一定律,“宇宙中物质的每个粒子都对其他每个粒子有引力;引力与两个粒子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以上是撕开天空的面纱的一个轰动一时的、革命性的解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这个美丽无比的太阳、行星与慧星的体系只能借一位大能的、明智而具有权威的存在体(上帝)的计划而存在。……这位存在体掌管了万物……是一切的主人,我们惊讶其美善,崇拜其伟大。”
——牛顿
材料三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科学使欧洲在技术上对世界的霸权成为可能,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霸权的性质和作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四科学昌明以后,第一个致命伤的就是宗教。……死后既没有天堂,只好尽这几十年尽地快活。善恶既没有责任,何妨尽我的手段来充满我个人欲望。……总之,在这种人生观底下,那么千千万万人前脚接后脚的来这世界走一趟、住几十年,干什么呢?——独一无二的目的就是抢面包吃!……当时讴歌科学万能的人满望着科学成功,黄金世界便指日出现。如今功总算成了,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1)结合材料一,为什么说牛顿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是“革命性的”?根据材料二,分析牛顿的宇宙观。
(2)除了引起科学方面的变革,那个时代在改造社会,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方面有怎样的学说(论著)和主张?举例说明。
(3)结合材料三、四,分析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传承也有创新。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2世纪,汉朝帝国政权巧妙地诱使儒家学派成为合作伙伴。这个儒家派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政治上都远离了创始者的立场。如果孔子看到这种情况,会大惊失色……后来在汉朝的几个世纪里,儒家学派其实已经放弃了大多数附加的民俗因素,让道教这个当时最主要的异端哲学取代了自己作为民众流行宗教的地位。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插图本)》
材料二 在中国,新儒学自宋朝至20世纪初始终是官方认可的价值理念,而在中国文化圈之内的各个国家——尤其是朝鲜、越南和日本,新儒学在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塑造了它们的哲学、政治和道德思想。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公元l000年之前)》
材料三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主张方面说明汉代儒学家是如何“远离了创始者的立场”的。
(2)据材料二,指出“新儒学”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进步思想的性质,并结合其主张予以说明。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西汉和南宋以后儒家思想的地位如何。

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什么局面?在这一局面下,对儒学创立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并列举其中一人的主要思想?
(2)在汉代,董仲舒和汉武帝为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起到了很大作用。其中,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当时什么需要?汉武帝时期兴办的哪一机构,既打破了以往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北宋时期,传统儒学有何新发展?南宋时期的朱熹对儒学新发展又有何贡献?
(4)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使传统儒学得到了怎样的新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普遍法则”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科学家的发现淘汰了中世纪的“宇宙图景”?
(2)材料二中“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指欧洲什么运动?指出这一运动的领袖及其主要主张。
(3)材料三表明,恩格斯认为现实中的“理想化王国”绝不是合乎理性的,结合所学知识,以法国为例,分别从文学、美术方面各举一例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作品。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