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
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代表西方社会发表了《香港已死》的预言文章。12年后,《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以25页的专辑否定了《财富》的预言。这从根本上说明()
A.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 | 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
C.“一国两制”适合香港发展 | 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 |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了“一国两制”()
A.构想正式提出 | 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
C.有了法律依据 | D.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 |
为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和澳门记者联会主办了“十年回眸”全国巡回图片展。下列说法不符合图片介绍的是()
A.“一国两制”促进了澳门的繁荣稳定 |
B.澳门回归促进了大陆与澳门的经济往来 |
C.澳门回归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 |
D.澳门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
1955年10月23日毛泽东接见西藏参观团时谈话时说:“你们有自治权,各民族的事自己管,就像新疆维吾尔人的事情自己管一样。汉人只能帮助,不能代替他们管理。”这在以后政治生活中具体表现为()
A.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签署《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
C.成立西藏自治区 |
D.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 |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