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 年代 |
1950 |
1960 |
1970 |
1980 |
| 与日本 |
+2.4 |
+2.0 |
—15.9 |
—19.4 |
| 与欧共体 |
+2.0 |
+10.7 |
—5.8 |
—17.8 |
上述表格准确反映了:
①二战后美国经济急速衰退
②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的迅速发展
③20世纪50-60年代,欧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④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快于欧共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毛泽东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表明毛泽东在“行动上”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是
| A.阅读了李大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 B.创建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
| C.与陈独秀等讨论马克思主义著作 | D.组织新民学会 |
20世纪末,导致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包括
①国际格局的变化②科技革命的发展
③跨国公司的推动④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活跃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19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约翰打算到中国上海“淘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他可以从英国乘飞机到上海 |
| B.他可以通过英国领事馆处理与中国人之间的纠纷 |
| C.他可以在上海永久性地居住 |
| D.他可以在上海租赁房屋并开设经营西餐的餐馆 |
比尔·盖茨创建和领导的微软公司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是全球信息产业的领导者。它在拿球的员工总数超过50000人。微软现象表明
①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
②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的协作程度不断提高
③发达国家进行了新一轮的资本扩张
④实现了市场开放和非歧视性公平贸易的原则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比1920年减少690万公顷,只及1913年的85%。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 B.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 |
|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
| D.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