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
B.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
D.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尺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 | 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 |
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 D.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 |
15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 )
A.知识与美德 | B.人性与神性 |
C.民主与法制 | D.教会与上帝 |
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主要是因为他( )
A.对自然界的探讨和解释 | B.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
C.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 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方针 | B.“百花齐放”的主张 |
C.“文化革命”的观点 |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