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时间 |
1842—1895年 (甲午战争前后) |
1895—1912年 (辛亥革命前) |
1912—1919年 (五四运动前夕) |
产业工人 |
约10万人 |
约60万人 |
约200万人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以后,在世界的另一地区也发生了革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曾这样评价说:“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材料中“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指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 | B.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国家 |
C.将启蒙思想家主张变为现实的国家 | D.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国家 |
“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材料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
①主要解决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③简洁灵活,实用有效④使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诗句所述内容哪些与科举制的实行有关()
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④甲第朱门无一半,当街踏尽公卿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 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反映出共同的问题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