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09年12月,索马里海盗当选为时代周刊2009年年度风云人物;新华网亚丁湾1月12日电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于当地时间12日6时为包括台湾商船“宇善”号在内的4艘船舶组织实施护航;历史上索马里曾与非洲其他16国于同一年取得民族独立。依据前面信息,指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A.今年是“非洲独立年”50周年;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20周年
B.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七八十年代深入发展
C.面对恐怖势力的嚣张,国际社会应合力打击,不能再犯绥靖政策的错误
D.在开辟新航路过程中,葡萄牙航海家哥伦布没有经过索马里海域

“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不包括()

A.市场经济 B.个人崇拜 C.高度集中 D.独断专行

2009 年10月巴基斯坦境内恶性恐怖事件不断发展,而巴基斯坦与南亚地区另一大国印度的复杂关系给巴政府的反恐行动增添了难度。追溯历史,主导印巴分治的国家是(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苏联

下列与弘扬《共产党宣言》精神,传承科学社会主义无关的领导人是()
  
A B C 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