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1978年安徽凤阳的民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④说明农民已经过上小康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同治年间,章京周家楣回奏总理衙门:“其中外办罪,生死出入,不得其平,拟请定约时将中外命案定一公例,凡系交涉之案彼此照办,以得其平,于条约内载明遵守。”导致“中外办罪……不得其平”的原因是

A.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B.中国关税不能自主
C.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实施 D.列强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近代国家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抵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