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②①④③ | D.②③①④ |
图中四个阶段表明 ( )。
A.①阶段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等级不明显 |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
C.③阶段逆城市化格局已经出现,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 |
D.④阶段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
下图示意某地理要素等值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理要素为
A.海拔高度(m) | B.年蒸发量(mm) |
C.海平面气压 (hPa) | D.年降水量(mm) |
影响西部沿海该要素南北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大气环流 | B.纬度位置 |
C.地壳运动 | D.植被状况 |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65年 | B.1980年 | C.2015年 | D.2045年 |
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A.老龄人口增加 B.人口增加
D.用工成本上升 D.人才外流严重
“流凌”是指河流冰封或解冻后冰块顺流而下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某大河沿岸城市“流凌”发生后河床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城市是
A.杭州 | B.兰州 | C.武汉 | D.广州 |
该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 B.3月 | C.7月 | D.10月 |
下图示意某市2010~2014年GDP增长与用电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10~2014年期间,该市
A.2013年用电量最大 | B.生活用电多余生产用电 |
C.经济总量趋于减少 | D.单位产值用电逐年增加 |
该市2010~2014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产业结构调整 | B.使用新型能源 |
C.实行工休制度 | D.实行拉闸限电 |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地表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地表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图为我国某省的径流系数和降水空间分布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结合图可以推断
A.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大 | B.降水量少的地区径流系数大 |
C.地势起伏大地区径流系数大 | D.地势平坦的地区径流系数大 |
等径流系数线沿图中箭头方向凸出的原因是
A.距海远近 | B.降水量 |
C.灌溉用水 | D.地上河 |
在郑州做一日(5月12日)考察的小王同学记录的考察日记中有如下描述,其中描述可信的是
A.当地时间12点整,地表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 | B.农民正忙于种植小麦 |
C.黄河正值防汛时期,水利部门繁忙 | D.天气:晴日出:东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