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
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读图完成下题。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分别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和哪一地层之前()
A.P N | B.E F | C.K N | D.A B |
根据该地层剖面,分析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地质作用有()
①褶皱 ②断层 ③地壳的升降运动 ④沉积 ⑤侵蚀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②④⑤ |
下图为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差值图。读图完成下题。四地中,最有可能位于高纬度地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①② | C.④①③② | D.④③②① |
2014年9月7日至16日,陕西、甘肃、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地出现持续降雨,这次降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等特点,属于典型的华西秋雨天气。下图为华西秋雨成因示意图。完成下题。“华西秋雨”天气的形成,属于()
A.锋 | B.旋 | C.高压 | D.低压 |
关于“华西秋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秋作物容易遭受冻害霉害 |
B.严重时可能造成洪涝灾害 |
C.有利于水库蓄水缓解来年的春旱 |
D.不可能缓解河西走廊的旱情 |
下图甲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EF处的河床横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EF处,离河岸越远的地方岩石年龄越老 |
B.地势北高南低 |
C.④处河岸比②③两处侵蚀更严重 |
D.图示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
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南半球 |
B.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
C.全年流量变化小 |
D.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
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包括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为山东城镇化率目标图 。据此完成下题。山东省()
A.2011-2015年间城镇化速度快于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 |
B.2015-2020年间城镇化速度慢于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 |
C.2011-2015年间净增的户籍人口多于2015-2020年间 |
D.2015-2020年间净增的常住人口少于2011-2015年间 |
目前,山东省城市人口的变化对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缓解交通压力 |
B.加强山东与其它省份联系 |
C.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
D.保护了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