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南亚地区旱涝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示区域旱涝灾害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纬度低,蒸发量大 |
| B.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
| C.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
| D.湖泊少,对径流量调节能力差 |
图中甲所在国家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
| A.德干高原西北部 |
| B.半岛沿海地区及东北平原 |
| C.德干高原中部 |
| D.西北部印度河流域 |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 时间 |
当日 |
次日 |
||
| 日出 |
日落 |
日出 |
日落 |
|
| ① |
9:00 |
23:00 |
8:58 |
23:02 |
| ② |
7:19 |
18:41 |
7:20 |
18:40 |
| ③ |
5:40 |
18:48 |
5:39 |
18:49 |
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 C.②①③ | D.③①② |
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
|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
| 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
| D.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
我国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方法观察当地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OP为标杆,A、B、E、F四点为日出、日落的时刻的杆影方位。OC、OD分别为先后观测的两天同时刻杆影,观测日期相隔一个月。在测到OC、OD时, 北京时间是11时30分。回答下列问题。
观测OC、OD当天所属月份分别是
A. 6月、7月B. 12月、1月
C. 4月、5月D. 11月、12月该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 A.高原地形, 草原辽阔 | B.树木常绿,物种丰富 |
| C.季风气侯, 冬寒夏热 | D.河流水丰, 四季无冰 |
在观测的这段时期
| A.珠穆朗玛峰雪线逐渐上移 |
| B.影响欧洲西部的盛行西风不断增强 |
| C.澳大利亚大陆西南部沿海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多阴雨天 |
| D.拉普拉塔河水浅流缓,局部河滩裸露 |
下图是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此图以小时为单位)及两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流域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起伏越大,等流时线数值越小 |
| B.f1地段水能资源最丰富 |
| C.f3地段植被覆盖最好 |
| D.f4地段流速最快 |
有关该流域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是a′b′c′d′a′ |
| B.人类对环节b影响很小 |
| C.人类对环节c影响最大 |
| D.d的数量大小与a无关 |
读“沿太平洋某一纬线表层水温的变化”图,回答下题。
有关图中a、b、c三地水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海域有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
| B.b海域深受暖流影响,其海平面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
| C.c海域因受河川径流影响,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大 |
| D.因受洋流和纬度因素的影响,三个地点2、8月水温差异大 |
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若经纬网示意图中粗实线为洋流,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则关于图中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洋流流向正北 |
| B.该大洋环流可能出现在北太平洋 |
| C.②洋流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岸 |
| D.该大洋环流中只有一支为寒流 |
若图示洋流位于太平洋,在③洋流强度变大的年份,则热带太平洋
| A.东部沿岸易出现洪涝灾害 |
| B.东部秘鲁渔场会大幅度减产 |
| C.西部沿岸易出现洪涝灾害 |
| D.西部沿岸台风次数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