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表示澳大利亚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 )
A.①曲线 | B.②曲线 |
C.③曲线 | D.④曲线 |
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低,蒸发旺盛 |
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
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
读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供求图,回答下列小题。随着年份的推移,世界可耕地总面积()
A.不断下降 |
B.与人口的增长可能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 |
C.从1950年开始低于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要的耕地面积 |
D.从2050年开始不能满足人类需求 |
图中表明()
A.提高环境承载力需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
B.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粮食总产量下降 |
C.人口的增加,会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
D.科技的进步,使所需的耕地有下降趋势 |
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中二氧化碳浓度示意图(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溶蚀越显著),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如果水分条件相同,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 ()
A.无植被耕地 | B.人工草地 |
C.柏树林 | D.天然草坡 |
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沙化 | B.泥石流 | C.石漠化 | D.滑坡 |
下图为欧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图,图中虚、实线分别表示夏、冬季节的水面宽度。读图回答下列小题。下列关于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有冬汛和凌汛现象 |
B.夏季输沙量较冬季大 |
C.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 |
D.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
关于图中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乳畜业发达 |
B.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乙处 |
C.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
D.居民点适宜布局在丙处 |
林线是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A.600~800米 | B.800~1000米 |
C.1000~1200米 | D.1200~1600米 |
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
B.地处河谷地区,热量条件好 |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
D.来自西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 |
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 | B.降水与土壤类型 |
C.地势与山脉走向 | D.气温与纬度位置 |
高考结束后几位同学约伴去青海西宁的青海湖旅游,计划6月12日在图中黑马河乡看日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查询得知当日丹阳(120°E,32°N)昼长为14小时,该日青海湖黑马河乡日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几点?()
A.5:00 | B.6:00 | C.7:00 | D.8:00 |
当地牧民忠告观日出时需穿厚衣服或者羽绒服,而此时丹阳早已穿着短袖夏装,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民俗文化 | D.地形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