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经纬度位置 |
1月平均气温(°C) |
7月平均气温(°C) |
年降水量(mm) |
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 |
33°N,98°E |
-12.8 |
8.7 |
561.4 |
<0.2 |
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植被 |
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雪灾 | B.台风 |
C.泥石流 | D.暴雨洪涝 |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回答1-3题。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A.气候、地貌 | B.气候、水文 | C.土壤、植被 | D.植被、水文 |
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北向南递减 |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
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是由于地形影响而形成的 |
目前,人类倡导的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
B.要考虑到经济增长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
C.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
D.充分认识环境及其资源的自身价值,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保护资源、环境 |
阅读下列两幅人口统计图,回答38-39题下列对甲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0% |
B.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国家是C国 |
C.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
D.b国人口死亡率高于C国,主要是因为其医疗水平比C国低 |
分析乙图可以看出()
A.①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劳动力不足 | B.②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就业压力大 |
C.①国与甲图中b国人口增长处于同一阶段 | D.②国15-64岁人口比重大于①国 |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城郊农民纷纷在自家地里种植野菜,但种植的野菜产量不高。之后,他们在自家地上建起塑料大棚,结果产量大增。现在塑料大棚种植野菜已成为时下城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回答35—37题。塑料大棚野菜和天然野菜相比
A.都具有地域性特点 | B.都具有季节性特点 |
C.都可连续性生产经营 | D.投入与产出比相同 |
将野菜移栽到塑料大棚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热量条件 | B.光照条件 | C.土壤条件 | D.水分条件 |
在市场上野菜的价格曾一度高于猪肉的价格。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市场距离远近 | B.市场需求变化 |
C.交通运输技术的提高 | D.政府政策的优惠 |
读图完成32—34题在水循环各环节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是
A.蒸发 | B.降水 | C.水汽输送 | D.地表径流 |
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个圈层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A.大洋环流 | B.水循环 | C.大气环流 | D.岩石圈物质循环 |
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
A.板块内部 | B.海洋内部 | C.大陆内部 | D.板块交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