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
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
A.①②③④ | B.③④ | C.③④⑤ | D.④ |
下列行为不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的是( )
A.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 |
B.发展水电,开发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 |
C.推广煤的干馏、气化、液化技术,提供清洁、高效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 |
D.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桔杆、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 |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ΔH=-572kJ/mol。
(1)生成物能量总和(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
(2)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572 kJ(填“>”、“<”或“=”)。
(3)氢气热值为。
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构造如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
(1)a电极反应式是
(2)b电极反应式是
Ⅲ、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X、Y都是惰性电极,电解液a是饱和食盐水,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1)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2)Y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有下列组合的混合烃:①C2H4和C3H4②CH4和C2H6 ③CH4和C4H4④C2H2和C3H6其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只有①② | B.只有①③ | C.只有①③④ | D.只有②④ |
短周期元素M、X、Y、Z,其中X、Y、Z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X、Y、Z三种元素原子质子数之和为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
Z |
|
Y |
A.元素M与氢元素组成化合物一定是正四面体型分子
B.X、Y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均能与它们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X、Z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相互反应的产物是共价化合物
D.四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Z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热稳定性最大
已知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离子还原性Y2->Z- | B.质子数c>b |
C.氢化物稳定性H2Y>HZ | D.原子半径X<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