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木块的动能一样多 |
B.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相等 |
C.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
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顶端P处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在斜面上某处Q点,落在斜面上的速度方向与斜面间的夹角为α,若把小球初动能变为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变为原来的![]() |
B.α角将变大 |
C.PQ间距一定等于原来间距的4倍 |
D.α角与初动能大小无关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C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R1和R2为定值电阻,P为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G为灵敏电流计,A为理想电流表.开关S闭合后,C的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大,油滴仍然静止,G中电流由a至b |
B.在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小,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中电流由b至a |
C.在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大,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中电流由a至b |
D.在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小,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中电流由b至a |
如图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在半径为4R的圆型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做圆周运动,则
A.飞船在轨道Ⅲ的运行速率大于 |
B.飞船在轨道Ⅰ上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处的速率 |
C.飞船在轨道Ⅰ上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B处重力加速度 |
D.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之比有TⅠ:TⅢ=4 :1 |
传送带以v1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以v2的速度滑上传送带,物体速度方向与传送带运行方向相反,如图所示,已知传送带长度为L,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当v2、μ、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A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与v1无关 |
B.当v2、μ、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大于v1 |
C.当v2、μ、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等于v1 |
D.当v2、μ、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小于v2 |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5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2,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
B.![]() |
C.![]() |
D.![]() |